11月2日下午,为推进学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建设,有效促进学生人工智能素养全面提升,2025年太阳网集团8722学生人工智能素养提升研讨会在东海源南814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东海人工智能教育实践研究中心与信息工程学院联合主办,教务处承办,研究中心与学院相关负责人、人工智能基础教研室全体成员、教务处相关人员参会,会议由校长助理张居阳主持。
会上,张居阳带领与会人员集体学习了《职业院校人工智能应用指引》文件精神。他指出,文件明确提出构建“通识素养—专业技能—行业能力”三层递进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我校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提供了顶层设计依据。张居阳强调,学校应坚持“先通识、后融合”的建设思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夯实基本认知与伦理意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各专业特点,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融入专业教学,提升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应用AI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基础教研室主任罗晓丹介绍了由学校协办的“2025年高等学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实验教学研讨会”召开情况。会议以“推动AI通识教育实验教学改革,提升教师授课能力”为主题,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分享了AI通识教育的知识体系构建、应对学生认知差异的实践路径及典型教学案例。罗晓丹表示,通过学习深受启发,将结合我校学生实际,借鉴同类院校经验,推进我校AI通识课程建设。
《人工智能应用基础》课程负责人吴青老师介绍了课程授课进展与概况。她指出,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人工智能基本概念,掌握基础AIGC技术,提升数字素养。当前教学反馈为后续课程优化提供了有益参考。随后,教研室其他教师围绕课程内容设计、学生接受程度、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展开讨论,分享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与思考。
自《太阳集团tcy8722网站AI+教育教学”行动方案(2025-2027 年)》发布以来,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基础教研室全体教师积极谋划、全员参与,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一是在高水平交流平台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10月25日至27日,由新工科联盟大学计算机通识教育工作委员会主办、我校协办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实验教学研讨会”在云南腾冲成功举办,有效提升了我校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领域的影响力。二是在教材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由教研室编写的《大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基础》教材正式出版,并成功入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人工智能时代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教材”与“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系列新形态数字教材”。三是在课程建设上实现重要进展。《人工智能应用基础》作为独立开设的新课程,首次面向学生开课,标志着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建设迈出关键一步,为后续课程改革与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研讨会的召开为学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建设与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指明了新方向,同时增强了课程组成员的责任感与紧迫感,为全面提升太阳网集团8722学生人工智能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讯员 吴青)




